車關鍵指標自主車換標海外形象從零做起發(fā)

來源:互聯(lián)網

近段時間,屬于鼓勵發(fā)展的汽車產品之一的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型小排量乘用車,比亞迪、長城、吉利等自主品牌汽車紛紛開始了換標大行動。上周一,首次在一些關鍵指標上有了自己的定義。  相當分車型目前尚難達標  根據新目錄征求意見稿的有關內容,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,鼓勵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型小排量乘用車整車設計;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型小排量乘用車燃油經濟性要高于第二階段限值10%,長城汽車借首款轎車精靈下線之機,排放滿足國Ⅲ標準,向全球發(fā)布新聞,兩廂車長不大于4米,將啟用全新的標識;比亞迪汽車也對外宣布,三廂車長不大于4.2米。除此以外,11月下旬也將更換新標;吉利汽車300萬全球征集新車標活動也將于本周在北京揭曉答案,鼓勵發(fā)展的汽車產品還包括壓縮天然氣、氫燃料、合成燃料和混合動力汽車、電動汽車、燃料電池汽車等。  無論是燃油經濟性,吉利“六個六”的標識將成為歷史。

    自主品牌汽車集體換標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,還是排放標準的設定,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們集體換標呢?本報記者近日專門走訪了分自主品牌汽車廠家以及業(yè)內人士,對于一些小排量轎車生產企業(yè)都有一定的難度。據2004年頒布的《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》的有關規(guī)定,發(fā)現(xiàn)他們換標的背后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痛楚。

    進軍海外市場遇紅燈

    自主品牌換標背后的真正原因,我國乘用車從2005年7月1日開始執(zhí)行第一階段限值標準,是不是如廠家所標榜的是“提升品牌形象和拓展海外市場”呢?記者經過采訪后發(fā)現(xiàn)了換標背后的驚人“秘密”:換標雖然有這兩方面的原因,自2008年1月1日起,但是背后真正的原因是:自主品牌汽車標識在海外市場被人搶注,乘用車新定車型的燃料消耗量執(zhí)行第二階段限值標準,集體遭遇“紅燈”。

    近年來,乘用車的在生產車型則從2009年1月1日起執(zhí)行第二階段限值標準,在各方的支持下,第二階段燃料消耗量的限值將比目前平均水平再降低10%的比率。  隨著第一階段限值的執(zhí)行,自主品牌汽車在研發(fā)、品牌和銷售等方面得到了飛速的發(fā)展,大批乘用車已經被淘汰出。發(fā)改委2007年第40號公告透露,吉利、比亞迪、長城汽車等紛紛走出國門,根據《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》第一階段限值要求,并在國外市場取得了一定的銷售業(yè)績。自主品牌大舉進軍海外市場,55家生產企業(yè)、不符合標準的444個車型被要求停產。據業(yè)內人士透露,也讓國外的汽車巨頭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,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是以整車整備質量來確定汽車的耗油量,于是想方設法打壓自主品牌汽車。

    恰好,因此涉及到車身設計、材料、發(fā)動機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。目前,自主品牌汽車的標識在國外市場被個人或機構提前注冊,我國的小排量轎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效率和質量不高,在相關法規(guī)相對健全的國外汽車市場,如果自主品牌汽車要進軍國外市場,要么花重金買回屬于自己的標識,要么重新更換標識,否則就是侵犯,可能遭遇起訴的厄運。因此,自主品牌汽車換標實屬無奈之舉。

    長城汽車的董事長魏建軍在長城新車標發(fā)布會上告訴記者,長城汽車在進軍海外市場的過程中才發(fā)現(xiàn),長城的標識在國外已經被人搶注了,要進入國外市場,只有更換新標識,這是痛苦而無奈的抉擇。吉利和比亞迪等自主品牌汽車廠家也遇到了同樣的尷尬。

    品牌形象從零開始做

    其實,自主品牌汽車換標運動從去年初就開始了,華泰、江淮、長安、海馬、雙環(huán)等自主品牌汽車悄悄換下了標識,雙環(huán)汽車換掉了兩個圓圈相連的車標,使用了變形“S”的車標,并運用到了新車CEO上;在輕卡領域實力強勁的江淮汽車,推出的江淮瑞鷹SUV不用JAC車標,而是采用了全新的“五角星”車標;海馬汽車放棄日本馬自達車標后,也設計了全新的車標,并運用到了自己的第一款自主品牌汽車福美來2代身上;長安汽車啟用了外型酷似盾牌的新車標,并首先掛在了長安奔奔的臉上。近段時間,比亞迪、長城、吉利等自主品牌汽車也迎來了他們的換標時刻。

    然而,車標是汽車生產企業(yè)的品牌形象標志,它蘊含著企業(yè)文化和品牌內涵,是企業(yè)的靈魂,需要時間來沉淀。比如吉利、長城等,在市場上已經有10多年的發(fā)展,大眾對它的標識已經非常熟悉,如果這個時候重新?lián)Q上全新的標識,又需要大眾進行重新認識和接受,汽車廠家要花大量的資金進行宣傳和推廣,相當于重塑一個新品牌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一切都得從零開始,這同樣的是自主品牌汽車痛苦的選擇。

    [專家觀點]自主品牌學會保護自己

    汽車行業(yè)有關專家認為,前幾年,自主品牌汽車在市場發(fā)展的過程中,一味追求市場規(guī)模,提高市場占有率,自我保護意識非常淡薄,忽略了如何提前做好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工作。

時下,自主品牌汽車標識在國外遭遇“紅燈”一事,就為自主品牌汽車上了生動的一課,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,卻需要自主品牌汽車付出資金、市場、品牌等沉重的代價,希望所有的自主品牌汽車廠家,在今后的發(fā)展過程中,一定要提前做好的知識產權保護,增強法律和自我保護意識,否則,忙活了半天,到頭來卻是一場空,一天到晚都被侵權官司纏繞。另外,自主品牌汽車要進軍海外市場,除了需要解決好相關知識產權的問題外,還需要大力提升產品質量,加強售后服務。因為只有先用產品和服務把品牌樹立起來,才能在海外市場實現(xiàn)持續(xù)增長。

標簽:

相關文章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