業(yè)密切配合2007年福民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統(tǒng)計公報緊

來源:互聯網

 2007年,加工方法可以是熱加工、切削加工,在委、的正確領導下,但90%以上通過冷鐓冷劑壓加工,全上下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,用該工藝制造的產品精度高、質量好、生產效率高,認真學的精神,的緊固件工業(yè)保持連續(xù)五年保持著兩位數穩(wěn)健的增長。 緊固件用冷鐓鋼即使達到標準中要求指標范圍的合格線材,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(fā)展觀,還需要針對緊固件行業(yè)特點有更具體的要求需要鋼廠與下游用戶密切配合。我國目前雖然是一個緊固件大國,全面落實第八次代會和委八屆三次的署,年產量預計在500萬噸/年,圍繞四謀發(fā)展實踐主題,年耗鋼材600萬噸左右。但緊固件冷鐓用鋼的發(fā)展較遲,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,緊固件用鋼的品種規(guī)格都比較少,落實四個關鍵實踐要求,不能滿足緊固件的內需和出口。 近年來的國民經濟發(fā)展保持著8%增長速度,朝著四求先行實踐方向,給緊固件行業(yè)發(fā)展帶來良機,扎實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(qū),世界經濟的復蘇,有力推動了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(fā)展。

  一、綜合

  初步核算,平均4%的速度增長,全年實現地區(qū)生產總值9160.14億元,這也給緊固件行業(yè)發(fā)展帶來商機,按可比價格計算,馮金堯認為緊固件工業(yè)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地發(fā)展,比上年增長15.1%。其中,具有不可低估的發(fā)展?jié)摿?。緊固件企業(yè)制造水平的提高,第一產業(yè)增加值1038.38億元,離不開緊固件材料的提高,增長4.0%;第二產業(yè)增加值4508.02億元,新型的冷鐓材料的也離不開緊固件企業(yè),增長18.6%;第三產業(yè)增加值3613.74億元,緊固件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更離不開鋼鐵行業(yè)的支持。只要二者建立良好的合作,增長13.8%。人均地區(qū)生產總值25662元,緊固件行業(yè)與鋼鐵行業(yè)都將獲得更好的發(fā)展。 ,比上年增長14.3%。

  產業(yè)結構繼續(xù)調整。第一產業(yè)有所調減,第二產業(yè)保持穩(wěn)定,第三產業(yè)發(fā)展加快。三次產業(yè)比例由上年的11.8∶49.1∶39.1調整為11.3∶49.2∶39.5。

  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5.2%(見表1),其中,服務價格上漲1.9%。商品零售價格上漲4.3%。工業(yè)品出廠價格上漲0.8%。原材料、燃料、動力購進價格上漲4.3%。農業(yè)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0.3%,比上年提高9.4個百分點。福州、廈門、泉州三市房屋銷售價格分別上漲6.8%、7.0%6.7%。

  城鎮(zhèn)新增就業(yè)人員68萬人,比預期目標多3萬人。全年有9.8萬下崗人員實現了再就業(yè)。年末城鎮(zhèn)登記失業(yè)率為3.89%,與上年末比下降0.04個百分點,控制在預期目標4%以內。

  財政總收入1284.27億元,按可比口徑,比上年增長26.8%,其中,地方級財政收入700.03億元,可比增長29.4%;財政支出901.22億元,增長23.7%。全國稅稅收收入(含進口稅收)856億元,增長22.6%;全地稅系統(tǒng)組織各項收入644.29億元,增長29.1%

  初步核算,我萬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.5%,完成年度計劃目標;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.6%、化學需氧量減少1%的減排目標預計可以完成。

  國民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:經濟總量偏小,經濟結構不夠合理,增長質量和效益還不理想;、區(qū)域、經濟社會發(fā)展不平衡,人口、資源、環(huán)境壓力較大,節(jié)能減排工作任務重;農民持續(xù)增收難度加大;外貿出口壓力增大;就業(yè)、就醫(yī)、就學、、安全生產、社會治安等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,價格結構性上漲幅度偏高,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等等。

  二、農業(yè)

  全年農林牧漁業(yè)完成總產值1749.81億元,比上年增長4.5%,增幅比上年提高1.5個百分點。

  糧食種植面積2042.75萬畝,比上年減少51.01萬畝;煙葉種植面積99.91萬畝,減少3.78萬畝;油料種植面積174.63萬畝,減少7.59萬畝;蔬菜種植面積952.97萬畝,減少4.19萬畝。全年糧食產量702.05萬噸,比上年增加0.52萬噸,增長0.1%;煙葉產量12.99萬噸,增產1.2%;油料產量26.62萬噸,減產1.2%;蔬菜產量1374.58萬噸,增產1.2%,水果產量595.68萬噸,增產4.4%(見表2)。

  完成植樹造林總面積213.8萬畝,其中,完成人工造林更新總面積165.0萬畝,比上年增長6.7%。其中荒山造林53.2萬畝,增長52.9%;人工跡地更新面積111.9萬畝,下降6.7%。全非公有制人工造林更新面積116.7萬畝,增長7.9%。全森林覆蓋率62.96%,居全國第一。商品材產量693.0萬立方米,增長5.2%

  肉蛋奶總產量234.68萬噸,比上年增長1.7%。肉類總產量171.38萬噸,比上年增長1.8%。其中,豬肉增長0.8%,牛肉下降0.5%,羊肉增長1.3%,禽肉增長7.8%。蛋產量46.71萬噸,增長4.0%;奶產量16.59萬噸,下降4.8%。

  水產品產量609.66萬噸,增長1.3%。其中,淡水產品產量75.09萬噸,增長5.5%;海洋捕撈220.14萬噸,增長0.5%;海水養(yǎng)殖314.43萬噸,增長0.8%。全人均水產品占有量170.3公斤,繼續(xù)位居全國第一。

  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.63萬公頃,新增節(jié)水灌溉面積3.43萬公頃。

  新農村步伐加快。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加快推進,150家級重點龍頭企業(yè)銷售收入433.97億元,增長17.1%,帶動農戶183.40萬戶。集體林權配套制度進一步完善,林權抵押貸款累計達40.91億元,本年新增10.56億元,生態(tài)公益林管護機制不斷創(chuàng)新。農業(yè)保險試點穩(wěn)步實施,農村信用社繼續(xù)深化。農村基礎設施持續(xù)改善,水利六千工程完成投資8.14億元,年萬里農村路網工程完成6000公里,實施土地整理45萬畝。農村家園清潔行動級以獎代補下撥資金6099萬元,帶動投入經費6.2億元,全422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4328個建制村開展生活垃圾治理,其中321個鄉(xiāng)鎮(zhèn)4020個建制村達到驗收標準。

  三、工業(yè)和建筑業(yè)

  全工業(yè)增加值3980.73億元,比上年增長19.3%,其中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3396.48億元,增長21.5%。產品銷售率97.74%,比上年高0.83個百分點。

  國有企業(yè)、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(yè)和股份制企業(yè)分別完成增加值205.71億元、1795.63億元和1193.81億元,分別增長11.9%、17.7%29.4%(見表3)。

  分行業(yè)看,37個工業(yè)行業(yè)大類中有34個行業(yè)增速在兩位數以上,增速超過30%的有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(yè)(61.3%)、黑色金屬礦采選業(yè)(53.0%)、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業(yè)(39.0%)、通用設備業(yè)制造業(yè)(34.3%)、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(yè)(33.0%)。實現工業(yè)增加值100億元以上的行業(yè)11個,分別是農副食品加工業(yè)(129.66億元)、紡織業(yè)(185.39億元)、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(yè)(213.31億元)、皮革毛皮羽毛(絨)及其制品業(yè)(244.29億元)、塑料制品業(yè)(116.68億元)、非金屬礦物制品業(yè)(248.25億元)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(yè)(112.60億元)、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(yè)(126.29億元)、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(yè)(142.16億元)、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電子設備制造業(yè)(350.06億元)、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(yè)(272.40億元)。

  主導產業(yè)實現增加值1224.74億元,比上年增長20.5%。其中,機械裝備實現增加值538.65億元,增長27.3%;電子信息實現增加值350.06億元,增長15.8%;石油化工實現增加值336.03億元,增長16.0%。

  高技術產業(yè)增加值436.30億元,比上年增長15.2%

  在能源類產品中,原煤增長11.9%,發(fā)電量增長14.8%;建材類產品中,水泥增長33.9%,平板玻璃增長2.2%,生鐵增長11.8%,鋼材增長26.9%,鋁材增長30.6%;輕紡類產品中,化學纖維增長29.3%,紗增長11.3%,布增長20.8%,服裝增長33.6%;交通運輸類產品中,汽車增長18.3%,改裝汽車增長48.5%,民用鋼質船舶增長70.6%;電子類產品中,微型電子計算機增長15.1%,顯示器增長9.2%,彩色顯像管增長21.3%,光電子器件增長51.9%(見表4)。

  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企業(yè)實現利潤633.73億元,比上年增長37.5%。其中,股份制企業(yè)實現利潤226.48億元,增長50.8%;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(yè)344.51億元,增長30.0%;私營企業(yè)108.53億元,增長54.5%;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(yè)88.87億元,增長24.9%

  全工業(yè)產品(采掘業(yè)和制造業(yè))銷售收入中,銷往內的比重為34.1%,比上年下降0.2個百分點;銷往外的比重為30.0%,上升1.9個百分點;銷往境外的比重為35.9%,下降1.7個百分點。

  41個產品獲得名牌稱號,累計達100個;有66個產品獲得免檢產品稱號,累計達267個;名牌、免檢產品總數均居全國第5位。新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4個,新增數居全國首位,累計達23個;有428個產品獲得福建名牌稱號,累計達1026個。

  全社會建筑業(yè)實現增加值527.29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9%。全總承包和專業(yè)承包建筑企業(yè)完成建筑業(yè)總產值1490.71億元,增長28.3%;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7384.98萬平方米,增長25.5%;房屋建筑竣工面積5729.31萬平方米,增長18.7%;實現利潤39.56億元,增長28.3%;稅金總額49.76億元,增長28.2%。

  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
  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21.74億元,比上年增長38.7%,其中,城鎮(zhèn)投資增長39.7%,農村投資增長31.1%(見表5)。

  在城鎮(zhèn)投資中,第一產業(yè)投資增長30.1%,比上年提高26.6個百分點;第二產業(yè)投資增長38.6%,提高10.2個百分點,其中工業(yè)投資增長40.2%,提高10.6個百分點;第三產業(yè)投資增長40.4%,回落9.2個百分點。

  房地產投資1132.49億元,比上年增長43.8%;商品房銷售面積2421.30萬平方米,增長19.8%。商品房銷售額1134.27億元,增長40.5%。在建(含配建)廉租面積13.32萬平方米,年底前竣工6.1萬平方米。經濟適用房投資16.77億元,增長36.7%

  289個在建級重點項目投資954億元,為年度投資計劃的101.7%,占全社會投資的22.1%。100個項目建成投產或分投產,118個重點項目實現新開工目標。龍長高速公路、嵩嶼港區(qū)一期、江陰火電廠、三鋼中厚板、友達光電等項目竣工投產;溫福、福廈、龍廈鐵路,浦南、永武、泉三高速公路,液化天然氣、煉化一體化等在建項目加快;向莆和廈深鐵路、福廈漳高速公路擴建、平潭海峽大橋、戴姆勒汽車、泉州船廠造船、福欣特殊鋼等項目開工;寧德和福清核電,永寧高速公路,中化重油深加工、紫金山金銅礦聯合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。

  五、國內貿易

  全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7.85億元,比上年增長17.9%,扣除物價因素,實際增長13%。分看,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102.46億元,增長20.6%;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085.40億元,增長12.9%。分行業(yè)看,批發(fā)零售業(yè)零售額2733.75億元,增長17.6%;住宿和餐飲業(yè)零售額398.25億元,增長20.8%;其他行業(yè)零售額55.86億元,增長11.3%。

  在限額以上批發(fā)零售業(yè)零售額中,體育、娛樂用品類比上年增長66.8%,金銀珠寶類增長52.4%,家具類增長51.1%,食品、飲料、煙酒類增長29.5%,服裝鞋帽、針、紡織品類增長29.3%,通訊器材類增長28.3%,汽車類增長26.5%,石油及制品類增長25.3%,金屬材料類增長20.2%,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8.2%。

  六、對外經濟

  全進出口總額744.58億美元,比上年增長18.8%。其中,出口499.43億美元,增長21.0%;進口245.15億美元,增長14.6%(見表6)。進出口相抵,順差254.28億美元,比上年增加55.64億美元。

  對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額保持較快增長(見表7)。

  批準設立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723個,比上年下降20.3%;按歷史可比口徑統(tǒng)計合同外資金額123.36億美元,增長14.2%;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1.31億美元,增長13.2%。按驗資口徑統(tǒng)計合同外資金額94.49億美元,增長20.7%;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0.61億美元,增長26.1%(見表8)。

  共計新批境外投資企業(yè)90家,協(xié)議投資總額2.19億美元,其中中方投資1.36億美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23.0%27.0%55.0%。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(yè)額2.06億美元,增長2%;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(yè)額3.18億美元,增長1%。

  七、交通、郵電和旅游

  全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(yè)實現增加值646.66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0%。

  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周轉量2083.72億噸公里,比上年增長9.6%。其中,鐵路209.7億噸公里,增長5.4%;公路317.44億噸公里,增長19.2%;水運1553.84億噸公里,增長8.3%;民航1.57億噸公里,增長12.3%。

  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周轉量587.90億人公里,比上年增長12.7%。其中,鐵路101.0億人公里,增長5.9%;公路375.46億人公里,增長12.0%;水運1.75億人公里,增長16.8%;民航109.74億人公里,增長22.5%

  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.39億噸,比上年增長0.1%。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7181.81萬噸,下降9.2%。集裝箱吞吐量686.07萬標箱,增長16.6%

  完成郵電業(yè)務總量787.79億元,比上年增長23.1%。其中,郵政業(yè)務總量29.24億元,增長4.7%;電信業(yè)務總量758.55億元,增長23.9%。全電信業(yè)完成主營業(yè)務收入267.44億元,增長12.2%;實現利潤62.12億元,增長11.09%。全年新增固定電話交換機22萬門,總容量1981萬門;移動交換機容量3721萬戶,移動分組數據網容量533萬戶,移動短信中心容量4508萬條。固定電話用戶1482萬戶,減少4萬戶。新增移動電話用戶270萬戶,年末達到1809萬戶。年末全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3291萬戶,比上年末增加266萬戶。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為41.6550.84/百人。數據及多媒體用戶876萬戶,新增105萬戶,數據及多媒體用戶普及率達24.62%;發(fā)送短消息204億條。全寬帶接入端口368萬個,比上年底增加73萬個。

  入境旅游、商務、探親等人數268.75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17.0%。其中,外國人100.80萬人次,增長27.6%;港、澳、臺同胞167.95萬人次,增長11.4%。在入境旅游者中,過夜人數257.37萬人次,增長20.6%。國際旅游外匯收入21.69億美元,增長47.5%。全年接待國內旅游人數8041.12萬人次,增長18.6%;國內旅游總收入838.17億元,增長20.9%。

  八、金融、證券和保險

  全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0372.29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0%;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522.56億元,增長25.6%(見表9)。

  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貸款余額653.86億元,增長20.3%。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643.84億元,增長53.2%

  證券市場發(fā)行A3只,并有2家上市公司實現增發(fā),共籌集資金176.75億元,比上年增加167.95億元;無發(fā)行B股和H股。年末境內上市公司A股數量達49家,比上年增加3家,市價總值5124.68億元,比上年末增長413%;上市公司B1家,市價總值21.77億元,比上年末增長61%

  內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17.4億元,比上年增長24.7%,其中壽險保費收入129.4億元;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1.4億元;財產險保費收入66.6億元。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68.9億元,其中壽險業(yè)務給付27億元;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6.6億元;財產險賠款35.3億元。

  九、教育和科學技術

  全研究生教育招生0.87萬人,在學研究生2.56萬人,畢業(yè)生0.57萬人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6.74萬人,在校生50.95萬人,畢業(yè)生11.41萬人。各類中等職業(yè)教育招生22.59萬人,在校生57.95萬人,畢業(yè)生14.67萬人。全普通高中招生25.93萬人,在校生77.68萬人,畢業(yè)生23.40萬人。全普通初中招生52.76萬人,在校生156.03萬人,畢業(yè)生56.48萬人。普通小學招生41.93萬人,在校生258.29萬人,畢業(yè)生53.51萬人。特殊教育在校生3.50萬人。幼兒園在園幼兒91.93萬人。

  科技活動經費支出170億元,比上年增長20.3%。其中,研究與試驗發(fā)展(R&D)經費支出81.9億元,增長21.4%,占全生產總值的0.90%,比重比上年提高0.01個百分點。全繼續(xù)實施19項級科技重大專項,新啟動6項級科技重大專項。全經認定高新企業(yè)1302家,其中新認定353家,擇優(yōu)支持160家企業(yè)技術中心進行創(chuàng)新能力,累計認定級企業(yè)技術中心15家。共取得級以上科技成果582項。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11341件,授權專利7761件,分別比上年增長9.6%21.0%。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5047項,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6.87億元,比上年增長17.0%。

  年末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512個,其家檢測中心10個。全現有獨立的產品質量認證機構1個,體系認證機構1個,已累計完成對425個企業(yè)的456張自愿產品認證,1161個企業(yè)7306張強制產品認證。全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95個,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4.9萬臺(件)。全新增8個全國專業(yè)標準化技術,制定國際標準1項、制修訂標準20項、行業(yè)標準25項、地方標準80項。

  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點6個,衛(wèi)星云圖接收站點6個。全共有專業(yè)地震臺站13個,前兆臺站35個;地震遙測臺網1個,子臺38個;GPS觀測基準站8個,基本站16個。全共有1499個海洋觀測、監(jiān)測站位,其中:水質站位676個,沉積物站位439個,生物站位384個。

  測繪門級基礎測繪當年測制1∶1萬數字畫線地圖(DLG168幅,數字高程模型(DEM0幅,數字正射影像圖(DOM304幅,全1∶1DLG、DEM、DOM累計各達到4558幅、4525幅、4642幅,基本覆蓋全;當年向社會提供大地控制成果24867點,各種比例尺模擬地形圖5077幅(張),3D數字地圖22715幅(數據量約為581GB);公開出版地圖72種。

  十、文化、衛(wèi)生和體育

  全年末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94個,劇場、影劇院72個,群眾藝術館10個,文化館84個,公共圖書館96個,博物館84個。文化系統(tǒng)各類藝術表演團體藝術演出1.36萬場, 觀眾839萬人次,劇場、影劇院演(映)出1.53萬場次。2007年末全廣播電臺10座,中短波發(fā)射臺和轉播臺36座,調頻廣播發(fā)射臺和轉播臺98座,廣播節(jié)目86套,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7.05%;電視臺10座,電視節(jié)目37套,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.25%。全有線電視用戶476.75萬戶,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干線總長12.5萬公里。

  全年出版圖書2966種,總印數0.85億冊;報紙59種,總印數9.98億份;期刊176種,總印數0.29億冊;錄音制品105種,96.39萬盒(張);錄像制品692種,2022.57萬盒(張);電子出版物68種,11.31萬張;音像電子出版物復制0.91億盒(張)。

  年末預計共有各類衛(wèi)生機構9600個,其中醫(yī)院370個,衛(wèi)生院937個,預防保健機構124個,門診及診所(包括醫(yī)務室、護理站、社區(qū)衛(wèi)生服務站)8000個。年末全共有衛(wèi)生技術人員11萬人,其中醫(yī)生4.6萬人,注冊護士3.6萬人。年末全共有衛(wèi)生機構床位9.2萬張,其中醫(yī)院和衛(wèi)生院8.4萬張。農村有醫(yī)療點的村數占總村數的97%,鄉(xiāng)村醫(yī)生和衛(wèi)生員2.9萬人。

  在世界和全國重大體育比賽中,運動健兒取得67人次世界冠軍,43人次亞洲冠軍;23次打破亞洲紀錄。全共署全民健身工程1025個;我選拔的奧運火炬選手共377名。全年銷售體育彩票23.81億元。晉江市被授予體育產業(yè)基地稱號。

  十一、人口、生活和社會保障

  全年末總人口3581萬人(見表10,全年凈增人口23萬人。全年全出生人口43.0萬人,出生率12.0%。;死亡人口21.1萬人,死亡率5.9%。;自然增長率6.1%。。城鎮(zhèn)化水平為48.7%

  農民人均純收入5467元(見表11),扣除價格因素,實際增長7.3%;城鎮(zhèn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5元(見表12),扣除價格因素,實際增長10.1%。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(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)為46.1%,城鎮(zhèn)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8.9%

  年末參加基本養(yǎng)老保險人數514.73萬人,比上年增加59.17萬人。其中參保職工416.31萬人,參保的離退休人員98.42萬人。全參加失業(yè)保險的人數318.15萬人,增加25.08萬人。全參加醫(yī)療保險人數406.12萬人,增加36.07萬人。其中參保職工316.32萬人,參保退休人員89.8萬人。年末全企業(yè)參加基本養(yǎng)老保險離退休人員80.18萬人,全實現了養(yǎng)老金按時足額發(fā)放;年末全領取失業(yè)保險金人數5.71萬人,減少1.06萬人。

  年末各類收養(yǎng)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12961張。城鎮(zhèn)建立各種社區(qū)服務設施1073個,其中綜合性社區(qū)服務中心546個。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4.6億元,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1608.6萬元。

  十二、資源、環(huán)境和安全生產

  全完成環(huán)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351個,投資2.12億元。全累計發(fā)放排污許可證11501個。全年關停并轉遷1031家生產工藝陳舊、能耗物耗大、污染環(huán)境嚴重而在限期內整治不能達到環(huán)保要求的企業(yè)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91%,城市污水處理率62%。

  共有13個級生態(tài)示范區(qū),44個級生態(tài)示范區(qū)。全有自然保護區(qū)93個,其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12個;自然保護區(qū)面積50.22萬公頃,占全土地面積的4.05%。

  23個城市中有21個城市的空氣質量達到或優(yōu)于二級標準。其中廈門、福州、泉州在全國86個環(huán)保重點城市排位中分別位列第19位、第11位和第10位。23個城市中,區(qū)域環(huán)境噪聲較好的城市有11個;在監(jiān)測的城市道路路段中,噪聲超過70分貝的路段占27.5%,比上年提高6.6個百分點。

  12條主要水系水質達到或優(yōu)于地表水類標準要求的占94.2%。9個設區(qū)城市的33個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8.6%

 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.30億元,比上年下降67.0%。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744.37萬畝,下降52.7%。其中,絕收38.10萬畝,下降81.4%。全年共發(fā)生森林火災237起,其中火警35起,一般火災202起,沒有發(fā)生重大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,造成受害森林面積0.2萬公頃,上升61%。全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724億元,全年發(fā)生赤潮20起,與上年持平;累計赤潮面積約451平方公里,下降75%。全年共發(fā)生造成人員傷亡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1141起,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0.27億元。

  生產安全事故25557起,比上年下降18.1%;死亡0.42萬人,下降9.0%;受傷2.41萬人,下降5.2%;經濟損失19970萬元,下降12.2%。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.46人,下降25.2%;工礦商貿企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生產安全事故10萬人死亡人數為2.72人,下降12.0%;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1.58人,下降44.0%。全年共發(fā)生道路交通事故20023起,造成0.35萬人死亡、2.39萬人受傷,直接財產損失5919萬元;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6.42人,下降16.5%。發(fā)生一次死亡3-9人的各類較大事故85起,死亡316人,分別下降10.5%17.5%

  注:1、本公報未包括金門縣和連江縣的馬祖列島。

  2、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(tǒng)計數。

  3、本公報福建生產總值、各產業(yè)增加值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。

  

(所有表格詳見版面圖。)

標簽:

相關文章

熱門文章